久久久黄色电影/日韩人妻无码潮喷视频/tube8xxx/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 - A片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您當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綜合資訊 > 國內資訊

缺水考驗:農業節水滯后 工業用水管控乏力

時間:2018-01-22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嚴重缺水考驗內蒙古東部部分城市

  記者近日在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兩個人口大市和糧食主產區通遼市、赤峰市調研時了解到,近十多年來,當地持續干旱缺水,大量河溪斷流,水庫蓄水嚴重不足,地下水位連年下降,水資源匱乏不僅影響了糧食安全保障工作,而且存在重大生態災難的隱憂,日益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瓶頸。對此,業內人士建議,國家應繼續加大對農業滴灌等設施的投入補貼,對水源涵養、地下超采區治理等項目給予資金傾斜,同時,進一步健全水資源執法保障體系,加強水資源保護督察力度。

    糧食主產區嚴重缺水

  通遼市、赤峰市人口分別約320萬和460萬人,占全區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同時也是內蒙古糧食主產區,每年玉米實際產量分別達到200億斤和80億斤,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但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干旱缺水,水糧矛盾突出,干部群眾對此深表憂慮。

  地下水位持續下降。通遼市水務局副局長宋慶玉介紹,主城區科爾沁區地下形成3056平方公里的超采區,年超采2億多立方米,二十世紀80年代地下水埋深為5米多,現在約10米多,城東郊的漏斗區地下水位最大埋深達17米多。

  在赤峰市敖漢旗長勝鎮六合號村,村支書張志敏介紹,二十世紀70年代以前用地表水澆地,1999年以后連續干旱,開始大量打機井抽取地下水,水位每年下降1至2米。

  據水利局介紹,節水增糧信息化水位監測系統顯示,2000年至2014年,中心城區地下水位下降11.1米,2014年至2016年全市農業用水機電井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平均下降超過4米,下降最嚴重的阿魯科爾沁旗和林西縣,分別超過18米和12米。

  河溪大量斷流。通遼市副市長趙長青說,境內有西遼河、烏力吉木仁河、霍林河等幾大河系,1998年之后已基本斷流。

  據了解,赤峰市除西拉沐淪河全境有水外,老哈河等主要河流僅上游河道或部分區間有少量來水,全市干涸和斷流的河流占九成以上。

  水庫蓄水量不足。赤峰市84座水庫中已有36座干涸、27座降到死水位以下,占水庫總數的75%,最大的紅山水庫以前有過25億立方米的庫容,今年只有4000多立方米。通遼市123座水庫中絕大多數的大中型水庫蓄水不足或是干涸,蓄水總量長期維持在設計總庫容的10%左右。

  趙長青說,通遼是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之一,1000萬畝以上的玉米種植主要靠井灌,“如果任由地下水位下降,不搞節水,再有二三十年就成沙地了。”

   農業節水滯后工業用水管控乏力

  基層干部群眾反映,缺水的客觀原因是干旱半干旱地區,蒸發量遠大于降水量,1999年以來又持續干旱,主觀上則是工農業用水存在極大浪費。

  農業用水量大,浪費嚴重。據赤峰市水利局和農牧業局介紹,全市農業灌溉面積約755萬畝,灌溉用水達14.4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77%。大部分采取傳統大水漫灌方式,據測算,產1公斤玉米需要澆368公斤水,1公斤小麥需要513公斤水。

  節水投入大,政府資金不足。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敖包蘇木豐元慶嘎查支部書記石全說,農民養成了用水不花錢的習慣,節水滴灌每畝雖然可以增收100多元,又省人工和肥料,但需投入120元至150元,電費也有所增加,所以對農民缺少吸引力。趙長青說,通遼市規劃今后3年實現1000萬畝精準節水,如果靠政府補貼的話每年需投入10億元,很不現實。

  工業大量使用地下水。據了解,赤峰有紅山區、元寶山區兩處地下水超采區,超采面積分別為68平方公里和169平方公里。近兩年,紅山區等中心城區地下水開采量近120%,屬于嚴重超采,主要原因是部分工業企業違規使用自備水源井,年取用地下水量4949萬立方米,占用水總量的57.5%。元寶山區地下水超采主要原因是元寶山露天煤礦疏干排水,每天排水20多萬噸。

  同時再生水利用不足,赤峰市再生水生產能力每年達7665萬噸以上,但2016年使用率不足10%。

  通遼市也存在工業過度使用地下水的情況。據石全說,嘎查里20多年前挖地窖,3米多就見水,現在5米不見水,機井抽水管以前用8米至10米的管,現在得用18至20米的。地下水位下降主要是因為附近的電廠過度抽取地下水,“自備井延伸十幾公里,不知抽走多少水。”

   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保障體系

  因為缺水,通遼市煤化工項目已經很難獲批;赤峰市深感水的問題“生死攸關”,提出以水定產、以水定城,近年來兩地均采取了節水、調水和涵養水源等措施,但投入龐大,困難較多。為防止干旱缺水對區域生態環境帶來不可逆的后果,危及京津生態安全,當地干部群眾希望:

  繼續加大糧食主產區農業節水改造扶持。赤峰市松山區水利局局長朱璽田說,國家前幾年搞節水增糧,解決了田間一二級地膜的投入資金,調動了農民積極性,增加了不少節水設施,國家應繼續加大對農業滴灌等設施的投入補貼。

  完善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方案。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農業局長蘭鳳席、朱璽田等人表示,國家雖然出臺了水價綜合改革意見,但目前沒有實施細則,面臨向農民收取使用地下水費用缺少法律依據、節水獎勵不明確等問題,建議國家進一步完善方案。

  給予項目和資金傾斜。通遼和赤峰均有從遼寧引水計劃,但工程投入大,水價高,據悉,引水致赤峰和通遼每噸需花約6元;地方實施的水源涵養、地下超采區治理等項目,需要大量投入,希望國家予以扶持。

  進一步健全水資源執法保障體系。基層反映,水法、河道管理條例等均存在出臺時間久、實施細則跟不上的問題,難以發揮作用,需要完善;水行政執法能力弱,建議成立水利公安隊伍。

  加強水資源保護督察力度。目前不少農牧業、林業、農業綜合開發等涉水項目不需要水利部門審批,取水工程大部分為新增機電井,加上一些企業私挖自備井,僅靠水利部門無法做到有效監管,建議國家像環保和國土督察一樣,加大水資源保護的督察力度。






北京沃特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0777號    客服熱線:010-857630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北口水利綜合樓                 

E-mail:szy@sinowbs.org Copyright ?201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水利水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