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在“重大自然災害監(jiān)測預警與防范”等重點專項中遴選出24項技術裝備、成果來支撐防汛救災。其中,河海大學水文院與計信院牽頭10個單位組成的項目組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重大自然災害監(jiān)測預警與防范”重點專項“中小河流洪水防控與應急管理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的短時臨近精細化雨量預報場技術、精細化網格預報與智能化預報系統(tǒng)、網格化精細預報降雨徑流水文模型等科研成果獲推薦應用。
項目研發(fā)的短時臨近精細化雨量預報場技術,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雨量實況場、雷達智能外推和GRAPES-3公里模式,利用氣象水文耦合技術,將降雨數值預報結果和洪水預報進行耦合,降雨預報精度提高了3%至5%,洪水預報的預見期從過去的1天延長到3天,在今年汛期氣象預報服務中得到較好應用。
精細化網格預報與智能化預報技術,能夠進行網格化流域預報與流域管理,實現應用區(qū)域內任一地點流域河流的流量及水深預報。該項技術已集成到中小河流預報預警與智能調度平臺中,在安徽屯溪,福建漳州以及南京秦淮河4個中小河流流域實時預報中得到應用,取得滿意效果。
網格化精細預報降雨徑流水文模型技術,綜合考慮我國華北地區(qū)下墊面變化影響以及西北地區(qū)超滲產流的水文模型。項目研發(fā)的柵格新安江-海河模型、柵格蓄超動態(tài)組合模型和柵格蓄超動態(tài)組合-攔蓄模型,實現了對流域超滲產流和蓄滿產流的時空過程甄別和對地表水利工程攔蓄與地下水超采影響的精細刻畫,有效地提高了半干旱半濕潤和人類活動影響較強地區(qū)的洪水模擬預報精度。目前模型已經開發(fā)完成,初步具備應用到海河流域等預報難點地區(qū),為今年“七下八上”華北防洪關鍵期洪水防范應對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
北京沃特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0777號 客服熱線:010-857630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白廣路北口水利綜合樓
E-mail:szy@sinowbs.org Copyright ?201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水利水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