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黄色电影/日韩人妻无码潮喷视频/tube8xxx/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 - A片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您當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綜合資訊 > 國內資訊

對話河海大學水文專家:氣候變化背景下洪水沒有最大只有更大

時間:2021-08-12 來源:南方都市報
分享到:


    今年全國多地江河汛情和部分地區暴雨災害牽動人心。7月28日,國新辦防汛救災工作情況發布會披露,今年以來氣候異常,極端天氣事件頻發,降水時空分布嚴重不均,多地雨量頻創紀錄。北方江河汛情嚴重,中小河流漲勢迅猛,工程險情多發,河南等省份受災嚴重。

    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學院教授張行南長期從事流域水文模擬和實時洪水預報工作,8月11日,他向南都記者表示,人類與洪水的矛盾斗爭難以消除,城市規劃建設要加強規避洪澇災害風險,提升防汛工程和防汛標準,提高公眾防汛避險意識,共同守護家園與洪水“和諧相處”。

微信圖片_20210812152126.jpg

張行南

    【對話張行南】

    談汛情應對:思想上要繃緊防洪災這根弦

    南都:目前我國整體的防汛體系是什么樣的?

    張行南國家有《防洪法》和整體的防洪規劃,省級層面到各個城市都有防洪規劃。從空間尺度上來講,越到下面就越具體了,比如你到了小區里邊,就涉及到門口要不要做攔水壩了。

    防汛體系分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以長江為例,防汛體系工程措施主要是上游有水庫,中游有堤防,還有蓄洪滯區;非工程措施,就是預測預報、防洪調度、預警、救災等等。

    防汛都是從科學角度出發,首先研究洪水有多大,進行風險分析,最后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現在的技術水平不斷在提高,每個地方的防洪標準也不斷在提高,而且以后還會繼續提高。大江大河防汛體系相對而言比較完善,現在問題比較大的是山洪,面廣量多,突發性強,很困難。還有就是城市的防洪問題,現有的防洪能力還難以滿足需要。

    南都:今年以來部分地區受極端降雨影響引發災害。我國南北方防汛建設情況怎么樣?

    張行南:每個流域、每個城市的自然條件不同,南方江河水多,北方相對偏少;針對不同的防洪保護目標,防洪需求不同,防洪標準也不一樣,南方防洪標準相對較高;另外,經濟條件好的地方可能防洪標準會高一點。

    在水文監測、預報預警方面,南方主要江河洪水預報準確率比北方高,因為南方水多,水文過程相對穩定,北方水少,水文過程不確定性更高,故預測預報難度相對要大一些。此外,南方遭遇洪水機率高,防洪思想意識和防汛措施上比北方要好一些。今年北方遭遇特殊汛情后,對洪水災害的認知水平肯定會提高,以后的防汛措施肯定會更完善。

    南都:今年河南遭受罕見暴雨受損嚴重。

    張行南:這次鄭州暴雨形成的天氣系統,氣象領域的專家已有非常詳細的分析,主要是今年副熱帶高壓偏北,在“煙花”和“查帕卡”兩個臺風的配合下,對鄭州附近區域穩定輸送了大量水汽,正好配合北方來的低渦,形成罕見的大暴雨。而且這天氣系統穩定的時間較長,所以形成了嚴重的洪澇災害。

    這種特殊的天氣系統發生概率很小,但實際發生了,這就再一次給我們提供了警示,極端水文氣象事件是會發生的,所以思想上一定要繃緊防洪災這根弦。洪水沒有“最大”,只有“更大”,尤其是在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更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談城市內澇:地勢低洼的“新城”區尤其要重視防治洪澇災害

    南都:今年鄭州暴雨后地鐵、隧道被淹,城市內澇問題一直引人關注。城市內澇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解決城市內澇應當如何發力?

    張行南: 解決城市內澇依靠排水系統,提高防洪標準和排洪能力,是主要措施之一。但無限提高防洪標準不科學、也不可行。事實上,如日降雨量超過200毫米,不管在哪里,都很難完全避免被淹。所以,在城市規劃和建設過程中,應加強洪災風險分析,對風險大的區域,在建設過程中留有一定的余地,給洪水一定的出路和回旋的余地。同時,加強易淹沒區域的防洪措施,尤其要重視預警、人員撤退等避險措施。對地勢低洼的地鐵等地下空間,甚至可以考慮采取汛期緊急派專人值守等措施。

    城鎮化建設發展多年,很多歷史老城市周圍都建有“新城”。原來的老城區一般都建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大部分“新城”比老城區地勢低,這也是為什么“新城”更容易被淹的原因,所以地勢低洼的“新城”區尤其要重視對洪澇災害的防治。

    南都:根據相關規定,暴雨紅色預警后需要停止集會、停課、停業。有觀點認為,今年鄭州暴雨前已有紅色氣象預警,但并未被給予足夠重視。氣象預警與應急機制在現實情況中是如何啟動的?

    張行南國家防汛有關部門在汛期每天都要會商,汛情緊急時還會加大會商頻次。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可以協調氣象、武警、民政多個部門參與抗旱防汛,在省級層面也一樣,每年防汛前這些參與部門都要開會。

    至于防洪對策,還是要依據各種預案和規定來執行。但從今年鄭州的洪澇災害事件可以看出,這方面還有欠缺。所以,將來應加強災害事件應對措施的研究和制訂,不僅要科學合理,還要詳細、可執行,實際操作中要能有效落實。

    另外,我認為公眾的防汛意識急需加強,這個很重要。今年鄭州暴雨前幾天,我剛好去鄭州,當時已有暴雨預警,我們行業內的人聊天會議論,但是普通公眾好像意識不到重要性。

    南都:應該如何幫助公眾提高防汛意識?

    張行南:這關系到防汛的“最后一公里”,基層要把洪澇災害風險的分布情況,做成“公共產品”宣傳展示告知公眾,比如哪些地方發生洪澇災害的可能性大,要讓公眾心里有數自覺遠離風險,災害來臨時能及時自救,以有效地避免人員傷亡,避免人員傷亡總是第一位的。

    另外,現在有行政首長負責制,基層防汛工作都有責任人,但是有些地方責任人也不夠專業,這種問題也經常會有的。比如,西南地區某個地市邀請我過去培訓,談到當地干部調動頻繁,可能從來不懂防汛工作的人,突然被任命分管防汛,這也是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

    談“人水矛盾”:要從全局的觀念看待防汛

    南都據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發布的《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1)》,中國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趨勢。未來防汛形勢是否更加嚴峻?

    張行南:氣候變化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從現在來看,防洪形勢會更加嚴峻是可能的,我們從思想上和行動上都應該有所準備。實際上,人跟水的矛盾是永遠存在的。人類活動居住的地方大多是河流中下游平原、洪積扇等區域。這種地方地勢平坦,土地非常肥沃,適合種田耕地,也適合人類居住,基本上大城市的人口都主要集中在河流中下游兩岸、湖泊周圍。但這些地方本來就是洪泛區域,所以從根本上來說,問題是永遠存在的。

    南都:我們具體應該如何應對?

    張行南:首先,我們的理念要有一定調整,更多地要加強“防洪”的理念、提倡科學“抗洪”的理念。要從全局的觀念看待防汛,從城市規劃和社會經濟建設等更高的層面,統籌和兼顧防洪問題。比如對于人口密度大的建筑、重要的經濟活動場所等,要避開建在容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方,在地勢較低的地方規劃被淹后損失相對較小的建設內容等。

    其次,洪水雖然難以根治,但我們要做的是提高認識水平、科學技術水平,從提高防汛工程和防汛標準上,最大可能地解決問題,使洪水的災害影響達到最小。但在防洪過程中,一定不能忘了與洪水“和諧相處”的理念。




北京沃特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0777號    客服熱線:010-857630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北口水利綜合樓                 

E-mail:szy@sinowbs.org Copyright ?201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水利水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