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本規劃綱要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制定實施相關規劃方案、政策措施和建設相關工程項目的重要依據。規劃期至2030年,中期展望至2035年,遠期展望至本世紀中葉。規劃范圍為黃河干支流流經的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9省區相關縣級行政區,國土面積約130萬平方公里,2019年年末總人口約1.6億。
《綱要》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量水而行、節水優先,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堅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將黃河流域打造成為大江大河治理的重要標桿,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實驗區,中華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重要承載區。
發展目標是:到2030年,黃河流域人水關系進一步改善,流域治理水平明顯提高,生態共治、環境共保、城鄉區域協調聯動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現代化防洪減災體系基本建成,水資源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國家糧食和能源基地地位持續鞏固,以城市群為主的動力系統更加強勁,鄉村振興取得顯著成效,黃河文化影響力顯著擴大,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升,流域人民群眾生活更為寬裕,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到2035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重大戰略成果,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健康穩定,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全國領先,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建成,黃河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到本世紀中葉,黃河流域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水平大幅提升,在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綱要》就加強上游水源涵養能力建設、加強中游水土保持、推進下游濕地保護和生態治理、加強全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全力保障黃河長治久安、強化環境污染系統治理、建設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構建區域城鄉發展新格局、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補齊民生短板和弱項、加快改革開放步伐等作出細化部署,強調要把黨的領導始終貫穿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始終保持正確方向。系統梳理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關法律法規,深入開展黃河保護治理立法基礎性研究工作,適時啟動立法工作,將黃河保護治理中行之有效的普遍性政策、機制、制度等予以立法確認。全面評估黃河流域及沿黃省份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嚴格規范各類沿黃河開發建設活動。圍繞貫徹落實本規劃綱要,研究出臺配套政策和綜合改革措施,形成“1+N+X”規劃政策體系。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落實的工作機制。中央成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面指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審議全流域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和年度工作安排,協調解決跨區域重大問題,確保在2025年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進展。
北京沃特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0777號 客服熱線:010-857630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北口水利綜合樓
E-mail:szy@sinowbs.org Copyright ?201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水利水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