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合同節水管理是一種創新管理模式,經歷了將合同管理模式引入到水資源管理中的研究推廣到推動相關政策陸續出臺的過程,現已經正式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
合同節水管理是水資源節約利用、水環境治理保護、水科技創新轉化、水產業發展壯大一種創新管理模式,已經正式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合同節水管理經歷了將合同管理模式引入到水資源管理中的研究推廣到推動相關政策陸續出臺的過程。
模式研究:水資源管理引入合同管理新模式
針對我國水資源面臨的嚴峻形勢,2012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確立水資源“三條紅線”——嚴格控制用水總量過快增長、著力提高用水效率以及嚴格控制入河湖排污總量。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講話中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賦予了新時期治水的新內涵、新要求、新任務。水利部部長陳雷指出,“節水優先”是新時期治水工作必須始終遵循的根本方針。要落實“節水優先”,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始終堅持并嚴格落實節水優先方針,像抓節能減排一樣抓好節水,加強計劃用水和定額管理,建立健全節水激勵機制和市場準入標準,強化節水約束性指標考核。
在節能減排工作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實行合同能源管理。參照節能減排工作中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水資源管理尤其是高耗水、高污水排放行業實行合同水資源管理,通過建立市場機制,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可以提高高耗水行業水資源循環利用水平,實現計劃用水和定額管理,實現節水目標。鑒于合同水資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提出的初衷,合同節水管理模式的最早提出者、合同節水產業創新聯盟肖新民理事長表示,“這是“節水優先”和“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的具體落實,當前治水的關鍵環節是節水,必須堅持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均衡的原則,充分依靠市場優化配置水資源。探索實施合同水資源管理是貫徹新時期治水思路、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現節水工作目標、保障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有效途徑。”
政策出臺:積極推行合同節水管理模式
2012年10月,肖新民理事長在水利部黨校提交《高耗水行業水資源循環利用的思考》論文,首次提出合同水資源管理模式設想。2013年在征求水利部相關部門、管理單位以及技術持有單位意見,受到廣泛重視,得到了很好的反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理論基礎,健全模式的機制。2014年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形成較完整的創新思路,其內涵與領域范圍也在不斷豐富,正式將“合同水資源管理模式”確定為“合同節水管理模式”;明確將水環境治理工程也可以納入合同節水管理模式。發表了三篇文章(《合同水資源管理模式初探》、《水資源管理引入合同管理模式是兩手發力的有效形式》、《水資源價值評價理論下水生態治理工程運行模式探討》)。引起水利部相關領導的重視,開始組織力量對合同節水管理模式進行深入研究并進行應用驗證,積極推動出臺相關政策。
2015年3月兩會期間,肖新民理事長為全國政協委員提出推動合同節水管理應用的相關提案,提供了大量的支持,相關提案得到了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積極回應,并組織對水利部門開展的工作進行了調研。2015年10月合同節水管理被正式納入《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
為貫徹落實該《建議》中關于推行合同節水管理的要求,2016年8月,水利部、發改委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推行合同節水管理促進節水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對合同節水在高效節水灌溉、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和水環境治理等項目中,提出了“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積極推行合同節水管理”。政策出臺對推動公共機構、公共建筑、高耗水工業和高耗水服務業引入社會資本以市場方式參與這些行業的節水改造,發展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節水服務市場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憑借政策東風,合同節水服務產業將迎來迅速發展時期。《意見》提出將通過培育壯大節水服務企業、創新技術集成與推廣應用、改善融資環境、加強財稅政策支持、組織試點示范等措施培育發展節水服務市場。
北京沃特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0777號 客服熱線:010-857630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北口水利綜合樓
E-mail:szy@sinowbs.org Copyright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掃一掃
水務論壇公眾微信
關注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