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黄色电影/日韩人妻无码潮喷视频/tube8xxx/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 - A片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您當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綜合資訊 > 國內資訊

嚴控水資源消耗總量 提升全社會節水意識

時間:2017-04-19 來源:水與中國
分享到:

 ——《節水型社會建設“十三五”規劃》解讀

 “十二五”時期的

  節水成效和當前存在的問題

 《規劃》指出,“十二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出臺了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保障國家水安全等一系列決策部署,推動一批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水利工作方針,從觀念、意識、措施等各方面把節水放在優先位置。

  我國“十二五”時期的節水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節水制度建設逐步完善,二是節水管理能力不斷加強,三是節水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四是節水實踐創新發展取得新突破。

  “十二五”期間,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提高46%,用水量僅增長1.3%,以用水微增長保障了社會各行業高速發展,全國萬元 GDP用水量下降31%,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35%,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32。

  但是,我國當前水資源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用水效率仍然不高,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節水制度建設有待完善、節水內生動力不足、節水設施水平有待提升、節水監管能力還需加強、節水理念意識還不強等。

  《規劃》的總體目標和分領域目標

  《規劃》提出了總體目標和分領域目標。

  (1)總體目標。“十三五”末,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 6700 億立方米以內,非常規水源利用量顯著提升;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 2015年分別降低 23%和20%,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5 以上;水資源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節水約束與考核機制逐步優化,水權水價水市場改革取得重要進展;水資源監控能力顯著提高,城鎮和工業用水、農業灌溉用水計量率分別達到 85%、70%以上,用水計量準確度、可靠性顯著提升;節水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研發推廣一批先進適用節水技術;提高公眾對我國水情的認知,加強公眾參與水資源節約保護的能力。全國北方40%以上、南方20%以上的縣級行政區達到節水型社會標準。

  (2)分領域目標。在農業節水方面,節水灌溉工程面積達到7.0 億畝左右,節水灌溉率達到63%;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0億畝,高效節水灌溉率達到31%;大中型灌區和井灌區節水措施全覆蓋;缺水地區大型及重點中型灌區達到國家節水型灌區標準要求。在工業節水方面,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用水量 1萬立方米及以上)用水定額和計劃管理全覆蓋;缺水地區的工業園區達到節水型工業園區標準要求。在城鎮節水方面,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 10%以內,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新建公共建筑和新建小區節水器具全覆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全部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標準要求。

  “十三五”時期

  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重點任務

 《規劃》明確提出了“十三五”時期節水型社會建設的5項重點任務。

  (1)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節水降耗機制。一是要強化水資源承載能力剛性約束。建立水資源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強化水資源承載能力在區域發展、城鎮建設、產業布局等方面的剛性約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條件相適應。二是要建立健全規劃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推進重大產業布局、各類開發區等重大規劃水資源論證,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應充分考慮當地水資源條件,建立嚴格的項目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管理制度,從嚴從緊核定許可水量。三是要擰緊水資源管理閥門。采取嚴格用水定額管理,強化行業和產品用水強度控制等措施。

  (2)激活市場活力,促發節水內生動力。一是要推進合同節水管理,還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通過完善相關財稅政策、鼓勵金融機構提供優先信貸服務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投資節水服務產業。二是要實施水效領跑者行動。定期公布同類可比范圍內用水效率最高的用水產品、重點用水企業和灌區名錄等。三是要完善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全面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行農業用水總量控制、定額管理制度,健全農業水價形成機制,建立農業用水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等。合理調整城鎮居民生活用水價格,全面推行階梯水價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推進水資源稅費改革,逐步擴大試點范圍。四是要積極探索建立水權水市場制度。五是要建立用水產品水效標識制度。六是要嚴格節水市場準入和監管。

  (3)加強科技創新,鼓勵節水產業發展。一是要攻關研發前瞻技術。整合科技資源,推進《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國家水安全創新工程實施方案》(2015—2020年)和《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等重點專項實施,加快研發高耗水行業用水工藝、廢水深度處理、城市公共供水分區計量、供水管網漏損監測與控制、建筑中水利用、海水淡化等技術及裝備。二是要推廣示范適用技術。推動高耗水企業、污水處理企業、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等組建產學研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示范推廣控源減排和清潔生產先進技術等。三是要建設節水創新示范區。四是要支持節水產業發展。五是要完善節水標準體系。

  (4)強化監管考核,規范用水節水行為。一是要健全節水法規和考核制度。加快推進《節約用水條例》出臺,健全節水法律法規。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加快建立國家水資源督查制度等。加大節水考核力度,在缺水地區試行把節水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政績考核。二是要加快計量監控能力建設。加快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對年實際取水量100萬立方米及以上工業取用水戶、公共供水取水戶、灌溉面積大于5萬畝的重點中型以上灌區渠首實行在線監控等。實現城鎮供水“一戶一表”改造全覆蓋,結合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大力推進農業灌溉用水計量監控,加強取水、用水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鼓勵重點高耗水行業建立用水實時監測管控系統,大幅提高工業用水效率及農業灌溉、城鎮用水計量率等。

  (5)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公眾節水意識。一是要加強節水“潔水”宣傳。實施《全國水情教育規劃(2015—2020年)》,構建“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全民水情教育體系等。充分利用各種公共教育資源和新聞媒體,廣泛發揮民間組織與志愿者作用,鼓勵和引導公眾自覺參與愛水、節水、護水行動,形成有利于節約用水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二是要強化公眾參與。依法公開水資源信息,及時發布水資源管理政策。健全聽證、舉報等公眾參與制度,對涉及群眾用水利益的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充分聽取公眾意見,強化社會監督。

  “十三五”時期

  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重點領域

  《規劃》指出,要在農業高效節水、工業節水、城鎮節水和非常規水源利用等重點領域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

  (1)加強農業高效節水,促進農業現代化。一是要優化配置農業用水。按照“先節水、后用水,先挖潛、后擴大,先改建、后新建”的原則,進一步優化供用水結構,完善灌溉供水工程體系,提高灌溉供水保障能力。二是要加快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和技術推廣。三是要積極推廣農業和生物技術節水措施。合理安排耕作和栽培制度,選育和推廣優質耐旱高產品種,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等。四是要實施養殖業節水。五是要積極推進農村節水工作。結合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單元,實施農村污水處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等。

  (2)加強工業節水,促進轉型升級。一是要優化高耗水行業空間布局。推動火電、鋼鐵、造紙等高耗水行業沿江、沿海布局,促使已有高耗水項目轉移搬遷等。二是要加大高耗水行業節水改造力度。實施重點用水企業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推進水效對標達標等。三是要建設節水型園區。新建園區在規劃布局時要統籌供排水、水處理及水梯級循環利用設施建設,實現公共設施共建共享,鼓勵企業間的串聯用水、分質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環利用等。四是建設節水型企業。嚴格實行用水定額管理,根據各地區用水總量紅線,科學合理分配企業及項目的用水定額,并根據水資源變化和節水效果定期調整,對日用水量大于 500立方米的企業逐步開展水循環與梯級利用效率評估,確定改造任務等。

  (3)加強城鎮節水,提高城鎮生活用水效率。一是要推進城鎮供水管網改造。加快對使用年限超過50 年、材質落后和受損失修的供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減少供水管網“跑冒滴漏”和“爆管”等情況的發生,到 2020 年全國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二是要推廣節水器具使用。加大力度研發和推廣應用節水型設備和器具,禁止生產、銷售不符合節水標準的產品、設備等。三是要加強服務業節水。合理限制高耗水服務業用水,對洗浴、洗車、高爾夫球場等行業實行特種用水價格。四是要推廣建筑中水應用。開展綠色建筑行動,面積超過一定規模的新建住房和新建公共建筑應當安裝中水設施,老舊住房也應當逐步實施中水利用改造。五是要大力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各地要制定節水型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加大規劃調控指導力度,落實各部門目標、責任和任務期限。

  (4)推進非常規水源利用,構建多元用水格局。促進再生水利用、推動雨水集蓄與利用、大力發展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加大礦井水和苦咸水利用等。到2020 年,全國非常規水源利用量超過100 億 立方米,占總供水量的比重由2015 年的1.0%提高到2020 年的1.6%。

  “十三五”時期

  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區域布局

  《規劃》提出,根據我國不同地區水資源稟賦、水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壓力負荷,未來區域水資源需求、節水潛力以及區域水資源調配和可持續發展對節約用水的要求,按照東北、華北、西北、西南、華中、東南六大區,分區確定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重點方向和任務。

  (1)東北地區要著力提高用水效率。到“十三五”末,全區約 130 個縣級行政區達到國家節水型社會標準要求,15 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標準要求。到 2020 年,全區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約 1100 萬畝。

  (2)華北地區要以結構調整促節水。到“十三五”末,全區約270 個縣級行政區達到國家節水型社會標準要求,52 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標準要求,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30%以上,區域非常規水源利用量達到25 億 立方米,占比由7.4%提高到8.4%。到 2020 年,全區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約2980萬畝,壓減灌溉面積約 450 萬畝。

  (3)西北地區要以水定發展。到“十三五”末,全區約 200 個縣級行政區達到國家節水型社會標準要求,26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標準要求。到2020年,全區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約 3570 萬畝,壓減灌溉面積約 1200萬畝。 

  (4)西南地區要促進人水和諧。到“十三五”末,全區約 130個縣級行政區達到國家節水型社會標準要求,5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標準要求。到 2020 年,全區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約1325 萬畝。

  (5)華中地區要促進節水減排。到“十三五”末,全區約 100 個縣級行政區達到國家節水型社會標準要求,8 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標準要求。到 2020年,全區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約560 萬畝。

  (6)東南沿海地區要節水治污并重。到“十三五”末,全區約 100 個縣級行政區達到國家節水型社會標準要求,23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標準要求。到 2020 年,全區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約 465 萬畝。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十三五”節水型社會建設的藍圖已經繪就,下一步的關鍵是真抓實干,狠抓落實,讓《規劃》的引領作用充分發揮。為此,《規劃》還提出了健全部門協作機制、建立評估考核機制、完善節水獎勵機制、建立多元投入機制、健全公眾參與機制等5項具體措施。






北京沃特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0777號    客服熱線:010-857630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北口水利綜合樓                 

E-mail:szy@sinowbs.org Copyright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掃一掃

水務論壇公眾微信

關注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