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競相吐蕊的花草裝扮起太湖流域片明媚的山川河湖。面對這如畫美景,看著游人幸福的笑顏,太湖水利人深感責任重大,因為一年一度的汛期即將來臨。
據中國氣象局華東區域氣象中心預測,今年夏季太湖流域片降水總量較常年值偏多,其中中部地區偏多兩成以上;太湖流域入梅、出梅偏晚,雨量偏多,太湖流域汛情可能較重;影響太湖流域片的臺風也可能較往年偏多。
不能忘卻2016年太湖流域直面歷史第二位洪水,全年超警戒天數長達90天的日日夜夜,在距離還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面對新的防汛形勢,太湖流域各地是否做好了應對可能再次出現的流域性大洪水的準備?記者帶著疑問來到太湖,一探究竟。
提前部署 高度重視
作為中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太湖流域占據了中國經濟版圖上的多處“重鎮”和“高地”。保障太湖流域防洪和供水安全,對宏觀經濟全局,對保障社會經濟安全運行,意義重大。
早籌謀方能爭取主動。2017年年初,太湖流域降雨偏多,太湖水位也較常年明顯偏高。針對這一不利形勢,太湖防總加強精確研判、精心組織、精細調度,加大骨干工程排水力度,提前預降太湖水位,減少防洪風險。
流域上下立足于實際,樹立新時期防災減災新理念,按照“兩個堅持、三個轉變”要求,開展了一系列汛前準備工作,處處體現出一個“早”字。
著手修訂方案預案、工作制度及手冊。推動地方防汛部門開展防洪特征水位調整修訂。組織完成直管工程及太湖局相關單位汛前檢查。完成太湖局水毀工程修復及直管工程汛前維護保養。對流域片有關省市開展水毀工程修復進行督促檢查。提前制定流域洪水調度對策措施,組織開展專題調研、技術分析、基礎資料更新及防汛業務系統建設完善……這些細節在汛期來臨前,已準備就緒。
今年2月,還是春寒料峭的早春時節,太湖流域骨干水利樞紐——太浦閘工程汛前維修養護工作就已進入熱火朝天的狀態。據采訪了解,太浦閘管理所早在1月就制定了詳細的汛前維護計劃,從春節前便開始了部分養護工作。春節剛過,管理所便立即動員并全面進入工作狀態,運行維護人員按照分工,責任到人,全員上崗,全面鋪開了各項維護工作。在汛前維護中,管理所還結合單位正在開展的國家級水管單位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等重點工作,嚴格執行有關規程和標準,適時開展規程規范和安全知識學習,確保維修養護質量經得起考驗。
思則有備,有備則無患。隨著2月份流域降雨偏少,太湖局于2月14日就啟動今年第一次引江濟太,采用“邊引邊排”“供排結合”方式,促進太湖及河網水體流動,為預防春季太湖藍藻暴發贏得主動。3月中下旬,隨著流域降雨逐步增多,及時停止引水入湖。一系列的提前部署,方顯從容,也為迎戰太湖流域大汛奠定了良好基礎。
“今年年初以來,流域各省(市)圍繞今年安全度汛已經開展了大量準備工作。我們要把工作做得更細一些,把困難估計得更足一些,準備工作更充分一些,利用主汛期到來前的有限時間,對度汛準備工作進行再檢查、再落實,在組織、預案、物資、隊伍等方面做好充分準備。”太湖防總常務副總指揮、太湖局局長吳文慶如是說。
筑牢基礎 齊心協力
平安來之不易。
依靠多年形成的防洪工程和非工程體系,防汛基礎不斷夯實,寶貴經驗不斷累積,太湖流域戰勝了2016年特大洪水,實現了大水之年無大災,流域內水庫無一垮壩、重要堤防海塘無一決口的戰績。
近幾年,隨著太湖治理的推進、大規模水利工程的開工建設、引江濟太的持續實施,流域內的群眾普遍感受到太湖的明顯變化:水患得到了有效遏制,水質持續穩中向好,太湖調控能力、趨利避害能力大幅度提高。
這些成績背后,是緊張忙碌的防汛抗旱防臺風工作,是高效運轉的指揮體系,是流域各地齊心協力、協同作戰結出的碩果。
太湖防汛的大幕已經拉開,流域各地時刻準備著。
江蘇省從頭抓緊各項工作,強化責任落實,全力查處隱患,完善工程體系,提升應急能力,提高決策水平,在全面落實各項備汛度汛措施的同時,全力確保太湖安全度夏。
浙江省深化基層防汛防臺體系建設,不斷強化基層應急能力,注重強化監測預警、轉移避險、交通管控等工作,全力保障大中城市及重要城鎮、重要基礎設施防洪安全。
上海市進一步落實防汛責任,全面修訂防汛防臺預案,深入推進隱患排查整改。
福建省加強力量調配、宣傳動員和督查落實等,開通96100防汛專用熱線,力爭今年汛期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
安徽省牢固樹立“防重于搶”的意識,強化受威脅地區群眾轉移安置、巡堤查險等措施。
…………
這是一場自上而下的總動員,沒有絲毫懈怠。一次次汛前檢查,一個個科學的預案,一次次緊密的視頻連線,太湖流域把防汛抗旱工作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嚴陣以待 全力以赴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成績見證過去,未來仍需加力。雖然太湖流域防汛抗旱防臺風的能力近年有了很大提高,但防汛抗旱的基礎依然薄弱,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
從2016年洪水防御情況看,太湖流域整體防洪標準不高,外排能力不足,仍是治理水患亟需解決的問題。
“流域防洪規劃確定的望虞河拓浚工程、太浦河后續工程、吳淞江工程等流域防洪骨干工程尚未實施,洪水出路不足,流域防洪工程體系仍有薄弱環節,是太湖防汛工作中面臨的難題。”據太湖流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梅青介紹。目前,太湖流域尚未達到全面防御50年一遇洪水的標準,流域防洪工程體系現狀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要求極不匹配。此外,流域在建工程眾多,安全度汛任務繁重。
正視問題,令人更加警醒。
“在嚴峻的防汛抗旱形勢面前,今年工作任務非常艱巨。太湖局將進一步強化防汛準備和預報預警,科學防控,最大程度減輕洪澇干旱災害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太湖防總秘書長、太湖局副局長朱威表示。
聞汛而動,防患未然。這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吳文慶表示:“每年6月,隨著梅汛期的到來,太湖流域將迎來主汛期。太湖局將與太湖防總各成員單位通力合作,積極發揮太湖防總的協調指揮及防總辦公室的參謀支撐作用,科學精細調度流域骨干工程,合理控制太湖水位,全力以赴做好流域暴雨洪水和臺風的防御工作,努力保障防汛防臺安全。”
攻必克,戰必勝。全員防汛的號角響徹太湖流域,流域各地緊密團結,匯聚起迎戰困難的磅礴力量,樹立起奪取防汛抗旱防臺風全面勝利的堅定信心。
“流域上下要團結一心,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于防災減災的重要指示,認真落實李克強總理批示以及國家防總今年第一次全體會議部署要求,緊密結合太湖流域實際,從全局高度,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強化各項工作舉措,全力做好太湖流域防汛抗災工作。”太湖防總總指揮、江蘇省省長石泰峰強調。
2017年4月,問汛太湖。愿太湖安瀾,百姓平安。
北京沃特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0777號 客服熱線:010-857630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北口水利綜合樓
E-mail:szy@sinowbs.org Copyright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掃一掃
水務論壇公眾微信
關注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