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代表認真聽會 本報記者 席晶 攝
□本報報道組
正值“三九”的北京,戶外寒風凜冽,室內暖意融融。
白廣路二條2號,水利部機關大院,全國水利工作會議勝利召開,來自全國水利系統的“帶頭人”齊聚一堂,共同回顧盤點一年經驗成就,凝聚今后一個時期治水共識,研究謀劃新時代水利改革發展的思路、舉措和美麗圖景。
這是機構改革水利部職責優化后召開的首次全國水利工作會議,是一場如期而至的治水盛會,更是一次在水利改革發展關鍵時期的全體動員。
“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目標、落實責任、轉變作風,推動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水利保障。”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鄂竟平的話語擲地有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匯聚團結奮斗、開拓進取的強大力量,水利事業發展新的主旋律已然奏響。
把向定基調,標注新坐標
回首剛剛過去的2018年,水利碩果累累。
防汛抗旱工作成效明顯,河湖管理實現重大突破,水資源節約保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水利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有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展……全國各項水利工作取得新進展,為支撐保障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與此同時,隨著水利事業步入新時代,水利改革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發生變化。一年來,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治水重要論述精神的學習層層深入,全行業認識進一步提升。
和時代共舞,與國家前進的強勁脈動同頻共振,新一屆部黨組在“不變”與“變”之間,做出順應時代需要的判斷和選擇,向全社會鮮明宣示,明確提出我國水利工作重心將轉到“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上來。
翻開會議主報告——鄂竟平部長的講話稿,“短板”一詞出現36處,“監管”一詞更多達153處,水利改革發展的總基調已成為貫穿始終的主線——
針對我國新老水問題交織的現狀,治水主要矛盾已發生深刻變化,會議強調:當前人民群眾對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的需求與水利行業監管能力不足的矛盾,已經上升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如何把握新矛盾,解決新矛盾?答案很明確:“調整人的行為、糾正人的錯誤行為,具體到治水工作中,就是要‘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鄂竟平部長用兩句話做出解讀,即“水利工程體系基本形成,還有短板要補;水利行業監管整體薄弱,必須全面加強”。
近3小時的講話,猶如一堂深入淺出、干貨滿滿的輔導報告。鄂竟平部長著眼于分析形勢、對照目標,為新時代水利改革發展把向定調,引發現場強烈共鳴。與會代表一致認為,這次會議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里程碑式意義,在水利事業發展的歷史軸線上劃定了嶄新坐標。
共商新發展,激蕩新氣象
總基調為新時代水利發展擎旗導航,堅定了水利人繼續前行的信心。
“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水利領域落實的科學回答,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十六字治水方針在水利部門如何落地的科學回答,是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之后水利行業如何適應的科學回答。”吉林省水利廳廳長張鳳春連用三個“科學回答”,表達對總基調的認識。
“這是水利改革發展實踐上的一次飛躍、理論上的一次升華,既校準了新時代水利改革發展的方向,又明確了新時代水利改革發展的路線圖。”巡視辦主任陳曦川說。
談體會,話感受,來自各地的參會代表在智慧火花的碰撞中凝聚著奮斗共識。
認識的深化總存在一個漸進的過程。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唯有對水利改革發展的戰略意圖、需把握的重點徹底領會到位,方能在變革中胸懷全局、準確落子。
這是一場思維盛宴,聆聽報告、大會交流、分組討論……
為期兩天的會議期間,代表們交流深入,發言踴躍,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共商共議共謀新時代水利事業新發展的氛圍十分濃厚——
談及補短板與強監管之間的關系,規計司司長石春先認為,二者互為條件、互為前提,絕不能割裂開來,“補短板是基礎,短板不補,再強監管,板子也‘漏水’”。
還有不少代表從工作實際出發,將目光聚焦具體水利工作領域,結合實際探討對總基調的理解。
水保司司長蒲朝勇提出,向社會監管必須先做到自身硬,因此要嚴格依法履職,層層傳導壓力,打造一個從上到下強有力的監督體系,從而對涉水事務進行管理。
“沒有強大的、使用安全的信息系統,不能實現強監管。”信息中心主任蔡陽則表示,強監管需要達成業務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強化行業共享,整合資源,形成互聯互動,讓系統良性循環。
…………
在一場又一場頭腦風暴中,認知在深化,共識在凝聚,智慧在碰撞,信心在傳遞。
揚帆再遠航,成就新作為
認識在學習中深化,境界在實踐中提升。要貫徹落實好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必須將理論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果。
“實現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真功夫硬功夫,尤其是強監管,是要準備得罪人、吃苦頭的,是要刀刃向內、壯士斷腕的。”鄂竟平部長語重心長的話語,在與會代表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中流擊水,迎難勇進。
重任在肩,壓力不言而喻,但選對了方向,就不怕路途遙遠。
關于補齊當前水利工程體系的突出短板,由于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盡一致,因此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做到因地制宜。
不少地區已經進行了相關思考,謀劃開展了一系列項目——
“寧夏的短板仍然是水資源短缺,為此我們將實施一批大的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滿足水利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浙江地處沿海,我們抓緊補防洪排澇短板,抓好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制定了三年行動計劃,確保2020年基本實現城鄉飲水同質。”
“防洪除澇的問題仍然存在,中游洪水不暢,下游入海通道能力不足,這是目前淮河的情況,我們已經開展相關工作。”
2019年是強監管元年,新時期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賦予水利工作全新的歷史使命,涉及面廣,觸及矛盾深,工作量大,政策性強,相對來說更具挑戰。
如何結合實際落實好強監管的要求?代表們的回答真誠而熱切——
“從長期形成的慣性來看,水行政執法比較薄弱,確實形成了一些被動局面。下一步我們要把握好工作的力度和節奏,既把‘強監管’的壓力傳導下去,也考慮基層執法的現狀與難處。”甘肅省水利廳廳長魏寶君坦言。
“強監管離不開干部、離不開人,離不開經費的保障,離不開現代化的手段,我們將新組建監督局,當前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長江委主任馬建華說。
討論可以擴大共識,會議可以凝聚智慧:從根本上改變水利行業不敢管不會管、管不了管不好的被動局面,就是要以整改為目標,以問責為抓手,圍繞江河湖泊、水資源、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水利資金、行政事務工作等領域,從法制、體制、機制入手,建立一整套務實高效管用的監管體系。
對此,與會代表們紛紛表示,將結合地區及部門實際,做好貫徹落實。同時,針對會議提出的2019年水利改革發展路線圖,進行統籌安排,制定措施著手完成相關工作。
自然順水清新路,定準基調好遠航。走好新時代水利事業的新征程,才能不負黨和國家的重托,不負人民重托,無愧歷史選擇。全國水利工作會議已經圓滿結束,代表們帶著滿滿收獲,精神抖擻地返回各自工作崗位。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場基于總基調的水利改革發展大幕已經拉開,上演的必將是高潮迭起的火熱實踐,水利行業必將展現新氣象新面貌新作為,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報道組成員 李先明 李平 張智吾 席晶 陳萌 董明銳 林若箐 鄭爽 岳虹 成怡昕 王慧 王曼玉 薄寧)
北京沃特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0777號 客服熱線:010-857630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北口水利綜合樓
E-mail:szy@sinowbs.org Copyright ?201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水利水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