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采訪活動如期舉行。
藍底白字的背景屏幕前,麥克風立于中央;對面兩塊大屏上,可以清晰看到,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視頻連線采訪的媒體記者已經就位。
11時24分,佩戴紅色代表證的水利部部長李國英面帶微笑,健步走到話筒前,向大家頷首致意。
這是自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來的第15場“部長通道”。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規定,采訪通過視頻進行。變化的是采訪方式,不變的是部長們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真誠回應。
聚焦民生關切,暢談改革發展。雖然隔屏交流,但“部長通道”采訪要素不缺、效果不減、熱度不降。
“現在開始提問。”主持人話音剛落,記者們紛紛舉手,爭取寶貴的提問機會。
“去年水利部門對部分地區的嚴重洪澇災害是如何應對防御的,防御成效怎么樣?對今年的洪澇災害是否有分析研判?如果還發生的話,有哪些措施可以防御或減輕災害的影響?”
我國水旱災害多發頻發,備受社會關注,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網記者首先就此連發三問。
水旱災害防御關乎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水利人的天職。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水利部門始終將其作為大事要事來抓。
李國英全面分析了我國水雨情特點,詳細介紹了去年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大湖相繼發生洪水的情況以及整體防御思路和采取的應對措施。他說,針對極其嚴峻的汛情、旱情,水利部門全力以赴,重點做好三件事情:一是堅定目標,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二是堅持“四預”,即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做到科學應對、有序應對、有效應對;三是堅守防線,確保工程安全。
盡職盡責的工作,收獲的是顯著的成效。李國英用一組數據,給出莊重的回答:2021年,全國共有4347座次大中型水庫投入攔洪運用,攔蓄洪水量累計達1390億立方米,全國有11座國家蓄滯洪區投入分洪運用,分蓄洪水量13.28億立方米。通過防洪工程體系和非工程體系的共同作用,全國減淹城鎮1494個次,減淹耕地2534萬畝,避免人員轉移1525萬人,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面對珠江流域60年來最嚴重的旱情,構筑起當地、近地、遠地供水保障三道防線,實施全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梯次補充徑流,抑制咸潮上溯,確保了香港、澳門和珠江三角洲城鄉居民的供水安全。”李國英話語鏗鏘。
成績提振了信心,但面對復雜多變的氣候形勢,防汛抗旱仍需時刻保持警惕。
今年的汛情如何,怎么應對?李國英堅定地表示,會努力將“防”的關口前移,對今年汛期的汛情進行滾動分析、研判、預測,并及時銜接相應的應對準備工作;將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堅持做好“四預”工作,堅決打有準備之仗、有把握之仗,堅決守住水利工程安全防線。
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思路清晰,舉措可行,信心十足。
瞄準“十四五”水利高質量發展,新華社記者第二個提問。
“李部長,您好。今年1月,國家層面正式發布《‘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這也是國家層面首次編制實施水安全保障規劃。請問,編制實施這一規劃的目的是什么?規劃確定了哪些重點水利任務?”
李國英表示,編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其目的在于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關于水利發展的部署要求,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全面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是規劃的總體目標。“為了實現規劃目標,結合水利發展的實際,進一步解構為四個次級目標,并確定了六條實施路徑。也就是說,確立了六項重點水利任務。”李國英說。
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推進智慧水利建設,建立健全節水制度政策,強化水利體制機制法治管理——部長的回答邏輯清晰、干貨滿滿,有目標、有方向、有重點、有措施,一張“十四五”水利高質量發展藍圖徐徐呈現。
河湖長制工作已經開展實施五年多了,成效如何?公眾對此高度關注。
“黨中央高度重視河湖長制,建立健全和強化河湖長制也分別寫入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六中全會文件。請問,目前這項富有創新性的治水管水制度實施得怎么樣?是否實現了預期目標?”法制日報記者問道。
面對這個與百姓美好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李國英部長微笑作答。
“河湖長制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改革舉措,是經黨中央正式批準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這項制度從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旨在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問題,滿足人民群眾對綠水青山的熱切期盼。”
近年來,以河湖長制為抓手,河湖生態保護與修復成效顯著。李國英介紹,目前,河湖長制責任體系全面建立,基本上每一條河流、每一個湖泊都有人管、有人護,工作機制不斷完善,河湖面貌持續改善。
“越來越多的河湖恢復生命,越來越多的流域重現生機,越來越多的河湖變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李國英話語鏗鏘有力,自信堅定。
最后一個提問的是北京青年報記者。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決定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您剛才提到,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對這項重大工程也作出了專門的安排。能否再給我們詳細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李國英介紹了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的重大意義和基本原則,并對如何規劃實施作出詳細解答。
“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建設總體規劃重點是把握好‘綱、目、結’三要素的謀篇布局。所謂‘綱’,主要是指大江大河大湖自然水系、重大引調水工程和骨干輸排水通道,這也是國家水網的主骨架和大動脈。所謂‘目’,主要是指區域性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和供水渠道。所謂‘結’,主要是指具有控制性地位、具有控制性功能的水資源調蓄工程。”
心中有數、言之有物,手中有招、干有成效。四個問題個個關乎國計民生,部長的回答實實在在、擲地有聲、信心十足,表達了水利部門的責任和擔當。
這份堅定的信心與決心,也從“部長通道”傳遞到大江南北、祖國各地、百姓心間。
會場外,春光明媚,和風吹拂,萬物盎然。
北京沃特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0777號 客服熱線:010-857630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北口水利綜合樓
E-mail:szy@sinowbs.org Copyright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掃一掃
水務論壇公眾微信
關注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