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月18日封凍河段全線平穩開河,2021—2022年度黃河凌汛期已經結束。3月21日,水利部召開黃河防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劉偉平介紹本年度黃河防凌有關情況,并與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汪安南和水旱災害防御司、信息中心有關負責人回答記者提問。據介紹,在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21—2022年度黃河凌汛期未發生人員傷亡事件和險情災情,實現了“兩個確保”的目標,防凌工作取得了全面勝利。
劉偉平說,黃河凌汛一直是威脅沿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風險,黃河防凌始終是水利部的重點工作。去冬以來,水利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踐行“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理念,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確定了“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黃河堤防不決口”的防御目標,全力做好黃河防凌各項工作。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在防凌關鍵時期,特別是在流凌、封河、開河等關鍵節點,多次視頻連線內蒙古和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水利廳,黃委以及基層水文站,會商部署防凌工作;農歷大年初一視頻慰問堅守在防凌一線的水利干部職工,對做好春節期間的防凌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在開河關鍵期,水利部派出指導組赴內蒙古自治區檢查指導防凌工作。
劉偉平說,黃委提前召開年度黃河防凌工作會議,編制完善防凌預案;多次派出工作組赴防凌一線,督促落實監測預報、水工程調度、風險隱患排查、涉河涉冰安全監管等工作措施;加密監測,動態掌握天氣、水情、冰情、河情、工情“五情”,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滾動預報凌情發展趨勢,及時發布預警;科學調度龍羊峽、劉家峽、海勃灣、萬家寨等骨干水工程,為平穩封河、開河創造有利條件,及時啟用應急分洪區分凌,減輕防凌壓力。內蒙古和寧夏自治區落實防凌安全責任,細化實化防凌應急預案;加強凌汛安全管理,及時拆除浮橋等阻水構筑物,暢通行凌河道;強化值班值守和堤防巡查,預置搶險設備、料物,做好突發險情應對準備;加強與相關戰區的協調聯動,落實飛機偵查凌情及防凌爆破措施。
劉偉平表示,水利部將進一步完善防汛、防凌的工程體系和非工程措施,不斷提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保障黃河安瀾,保障江河安瀾,為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貢獻水利力量。
據悉,本年度黃河凌情主要呈現出首凌及首封日期晚、封河流量大、槽蓄水增量小、開河時間早等特點。黃河2021年11月22日出現流凌,12月16日開始封河,2022年1月24日最大封河長度達714千米,主要集中在內蒙古和寧夏河段;隨著氣溫升高逐步解凍開河,至3月18日全線平穩開河。
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日報、中國日報、中國水利報等15家媒體記者參加了發布會。
北京沃特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0777號 客服熱線:010-857630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北口水利綜合樓
E-mail:szy@sinowbs.org Copyright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掃一掃
水務論壇公眾微信
關注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