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有5大流域,涉及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25條。近年來,北京市堅持流域“一盤棋”,強化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不斷提升流域治理管理能力和水平。
2021年6月,北京市成立市河湖流域管理事務中心,以“協調+監督+服務”為抓手,探索首都流域治理管理新模式。
治理河湖“頑疾”
“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發揮好流域中心的職能作用,更好、更深入地推進河湖長制工作。”流域中心主任張會敏說。
全市15個市級河長聯絡辦公室過去分設在10家市屬水管單位,市、區兩級權責不明。2022年起,流域中心承擔起各個市級河長聯絡辦公室的日常監督、協調工作。
“總河長令是我們開展工作的‘法寶’。”張會敏說,流域中心以市總河長令為抓手,主動加強與各區、各水管單位的協調聯動,建立完善流域內問題清單,加強對問題河流的監管力度,強化對河長制落實情況的監督考核。
與此同時,流域中心利用歷史遙感影像追溯河道內違法違規問題演變過程,推動解決了永定河、潮白河宋莊段等存在的頑瘴痼疾。
流域中心將監督檢查與正向激勵相結合,在北京市水務局官方微信平臺開設“區級河長在行動”專欄,推出河長制典型經驗做法,為區級河長答疑解惑,提高河長履職的積極性。
加強工程監管
北京水利工程點多、線長、面廣,流域中心成立之后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摸家底、夯基礎”。2021年以來,流域中心以水務普查、水務統計年鑒獲得的大量數據為基礎,進行現場勘察、復核,系統整理了全市81座水庫、1102座水閘、270處堤防、81座小水電站的基礎信息,年底前可初步實現全市水利工程設施“家底清、情況明”。
水利工程設施的安全運行直接關系著汛期安全。在北京市水務局統籌安排下,流域中心組成8個工作組,深入排查整治全市水利工程設施風險隱患,出動380余人次,抽查392個點位。“全市所有小水電站、水庫、堤防險工險段和近1/4的水閘接受了嚴格‘體檢’,我們以‘一區一單’形式反饋問題,督促相關部門整改,守住安全度汛底線。”工程監管相關負責人說。
在此基礎上,流域中心著力補齊制度短板,強化對運維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監管。“培訓使我們明晰了項目申報中的關鍵問題,對編報標準有了更充分的把握。”在流域中心組織的“流域大講堂——水利工程日常維修養護項目編報”培訓課上,來自各水管單位的學員直呼“解渴”。
“在嚴審項目內容的同時,我們注重強化項目的創新性和惠民生導向,推動水管單位進一步提升水利工程運維水平。”項目監管相關負責人說。
強化技術支撐
“在提升監管效能的同時,我們不斷增強技術支撐能力,打造流域治理的政策、制度、技術支撐平臺。”張會敏說。
5月中旬,在密云區白龍潭水庫,白色的“水龍”從綠色的排水管中飛泄而下,流域中心開展的大口徑虹吸泄流實驗在此進行。北京市的小型水庫多建于20世紀50—70年代,部分小型水庫存在泄洪設施老化、泄流能力不足等問題。流域中心研制的小型水庫大口徑快速應急泄流設備,可以快速降低小型水庫水位,已在今年汛期投入使用。
圍繞加強水域空間管控,流域中心協調永定河管理處在進入河道的主要路口安裝智能卡口設備,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車輛,立即識別并發出警報。
流域中心還聯合潮白河管理處開展水利工程防冰凍技術攻關,依托微氣泡曝氣等新型技術,保障了水閘、大壩等不同水工設施在各種水深條件下的防冰需求,為水利工程冬季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我們將繼續深入思考流域和區域的關系,建立完善跨區跨流域及跨省市協調機制,參與梳理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三條大河’管理體制,以精治、共治、法治、技治為目標,推動實現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和統一管理。”張會敏說。
北京沃特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0777號 客服熱線:010-857630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北口水利綜合樓
E-mail:szy@sinowbs.org Copyright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掃一掃
水務論壇公眾微信
關注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