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黄色电影/日韩人妻无码潮喷视频/tube8xxx/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 - A片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您當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綜合資訊 > 國內資訊

《加快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實施方案》解讀

時間:2017-05-24 來源:中國水利報
分享到:

2016年,受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和拉尼娜現象的影響,全國發生多次大范圍強降雨過程。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廣大軍民共同努力,防汛抗洪工作取得了全面勝利。但是,一些流域和地區的洪澇災害仍然很重,部分中小河流漫堤潰堤,部分小型水庫漫壩出險,不少農田和農業設施遭到損毀,部分城市和圩區發生嚴重內澇,暴露出我國防洪減災體系仍存在一些突出薄弱環節,亟需補齊小型水利工程和城市排水地下管網等短板。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工作。2016年汛期,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期間專門就做好防汛抗洪搶險救災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認真總結近年來防汛抗洪搶險救災中暴露出的突出薄弱環節,加快城市地下管廊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提升防汛抗洪和減災救災能力。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要抓住災后重建的有利時機,立足長遠,統籌規劃,匯聚國家和社會多方力量,加快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城市防澇設施建設。去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和城市排水防澇補短板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為全面貫徹《行動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今年5月,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了《加快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作為統籌安排和有序推進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的基本依據。

  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的決策部署,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水利工作方針,針對防汛抗洪搶險救災中暴露出的突出問題,按照《行動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因地制宜,科學治理,堅持問題導向,以防洪排澇薄弱地區為重點,在繼續推進各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同時,集中力量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重點區域排澇能力、農村基層防汛預報預警體系建設,力爭到“十三五”末基本完成各項建設任務,工程建設運營管護長效機制基本建立,全面提升防汛抗洪和防災減災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實施方案》明確,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主要包括四項重點任務:一是中小河流治理。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顧水資源利用和生態保護,加快實施中小河流綜合整治。爭取202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244條流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以上中小河流治理規劃任務;在盡快完成流域面積200~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現有規劃剩余的1.35萬公里治理任務基礎上,以近年來特別是2016年受災嚴重且保護對象重要的河段為重點,新增治理河長3.36萬公里,進一步提升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二是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堅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結合、工程加固和運行管護并重,對新出現的13 437座小型病險水庫進行除險加固,盡早全面消除水庫病險隱患。同時,明確水庫管理責任,落實專職管護人員和維修養護經費,健全水庫調度運用方案和應急預案,建立長效管護機制,確保水庫安全和正常運用。三是重點區域排澇能力建設。對長江中下游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五省澇災嚴重、排澇能力低、治理急迫且集中連片的151個易澇片進行治理,統籌流域防洪與區域排澇的關系,通過疏浚河道、增設改造排澇泵站等措施,增強區域自排和抽排能力,提高澇區治澇標準。各地堅持常規與應急結合,加強省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直接調用的省級和重點地市級防汛搶險專業隊伍應急排澇能力建設。四是農村基層防汛預報預警體系建設。繼續加快推進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等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設,在未開展過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建設的562個縣級行政區,實施農村基層防汛預報預警體系建設,完善符合基層實際的雨情、水情、汛情、災情預報預警體系和信息統一發布平臺,實現基層防汛監測預警體系基本覆蓋有防洪任務的縣。各地根據防汛工作實際實施農村基層防汛人員培訓、建立洪澇災害防御責任制體系、開展縣鄉防汛救生設備器材配置和小型水庫監測預警設施建設。

  《實施方案》對加快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提出以下具體要求:一是落實工作主體責任。各地要切實落實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的屬地管理和工作主體責任,進一步建立健全工作目標責任制、績效考核制和問責制,加強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強化工程建設進度和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確保按期保質完成各項工程建設任務。二是完善工程前期工作。各地要逐項落實前期工作責任,深入做好項目規劃與設計,優化審批程序,加強技術審查,保證前期工作質量和深度。要嚴格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征地移民等管理規定,履行相關審批程序,落實生態環保等措施。三是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注重發揮地方、社會、農民群眾等各方面力量,探索創新項目建設和投資運營方式,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積極引導各類企業、農村集體和農民群眾等投資投勞參與項目建設與運營管理。四是切實落實建設資金。地方各級政府要完善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投入機制,大力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創新信貸服務,發揮好開發性等各類金融機構作用。健全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支持地方政府依法依規發行債券用于項目建設。優先保障和落實災后水利建設項目用地指標。五是加強工程建設管理。加強項目建設全過程管理,健全工程質量責任體系。嚴格落實工程建設生產安全管理規定,對工程質量實行責任終身追究。加強對工程建設的審計、稽察、督導、檢查等工作,切實管好用好各項建設資金,確保工程建設進度和質量。六是健全運營管護長效機制。深化水利工程特別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和產權制度改革,明確工程所有權和使用權,落實管護主體、責任和經費。中小河流治理,要按照“先建機制、后建工程”的要求,全面推行河長制,率先建立河長體系,加強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修復等工作。






北京沃特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0777號    客服熱線:010-857630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北口水利綜合樓                 

E-mail:szy@sinowbs.org Copyright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掃一掃

水務論壇公眾微信

關注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