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28日,由水資源高效利用與工程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一屆中國水工程安全交流大會在河海大學隆重召開。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鄭守仁院士、河海大學教授吳中如院士、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院長張建云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胡春宏院士、中國水利工程協會會長孫繼昌、河海大學校長徐輝、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科技管理部主任孫志禹、中國長江三峽集團白鶴灘建設部主任汪志林、中國三峽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於三大、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副主任曹景華、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動化研究所所長蔣兆宏等領導、專家出席會議。
大會開幕式由河海大學副校長朱躍龍主持,徐輝校長和孫志禹主任分別為開幕式致辭。
徐輝強調,目前,我國許多水利水電工程存在著因水工程長期服役引起不同程度的病險、老化和病變的安全問題,給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保障帶來嚴峻的挑戰。為此,積極開展水工程安全隱患探測、評價和病害治理技術交流,不斷加強水資源利用和工程運行決策的科學性,努力為水工程安全的后續研究提供理論支撐,十分緊迫和非常必要。
孫志禹強調,根據國家水資源發展戰略及水電國內開發進程和國際化發展方向,未來流域水工程安全方面會面臨更多更棘手的問題,需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充分發揮好國家級平臺作用,為國家、行業和企業提出更多有價值的理念和技術。隨著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不斷發展,今后在中國水電開發中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開幕式后,鄭守仁院士、張建云院士、孫繼昌會長、汪志林主任、顧沖時院長等共計13位相關領導、專家和學者,圍繞中國水工程安全戰略、安全監測、預警、防災減災技術、安全分析評價,水利水電工程數字化技術,水利水電工程健康診斷和壽命評估、風險評價等方面進行了精彩的交流報告,博得了與會人員的陣陣掌聲。鄭守仁院士結合三峽工程建設作了題為“三峽工程水庫大壩安全運行與長期使用問題”的報告,張建云院士結合氣候變化問題作了“氣候變化與水利工程安全”的報告。大會主辦方還組織水工程安全技術持有單位開展技術(產品)與現場咨詢,并組織部分與會人員實地考察了溧陽抽蓄電站,了解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相關技術與發展成果。
大會共面向全國征集以水工程安全相關技術、材料及應用為主題的論文共計80余篇,經專家審核,有52篇入選,并被收錄到《第一屆水工程安全交流大會》論文集中。
本次大會得到了中國水利學會、中國水利工程協會、河海大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水利部基本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由水安全與水科學協同創新中心、水利部南京水文自動化研究所、江蘇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河海大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江蘇省指南針導航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國信溧陽抽水蓄能發電有限公司、《水利水電科技進展》編輯部八家單位共同協辦。旨在交流我國水工程安全方向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應用實例,加強水資源利用和工程運用決策的科學性,為新技術、新材料的推廣和應用提供平臺,并為后期進一步的工程安全研究指明方向,全面提升我國水工程安全管理水平。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委員會、淮河水利委員會等流域機構, 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國家能源局大壩安全監察中心、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 江蘇省水利廳、江西省水利廳、江蘇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等水利水電行業管理部門和學術團體代表, 以及有關水利科學研究院、規劃設計院、電力設計研究院、高等院校等單位的200多位代表參加會議。
本次大會,對于推動我國水工程安全領域的學術發展和技術進步,將相關學科領域的研究工作不斷引向深入,共同為我國水工程安全事業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保障,推動行業整體水平再上新臺階具有重要意義。記者在會上獲悉,今后,中國水工程安全交流大會將每兩年召開一次,會議主辦單位致力于將其打造為我國水工程安全方面的重要技術交流和知識共享平臺,為全面提升我國水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做好支撐和服務。
北京沃特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0777號 客服熱線:010-857630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北口水利綜合樓
E-mail:szy@sinowbs.org Copyright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掃一掃
水務論壇公眾微信
關注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