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通知,為保障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的應用,規范運行、強化管理,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等18部委,以2017年第3號令發布《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運行管理暫行辦法》,自2017年6月25日起施行。此前發出版本為征求意見稿。
發改委旗下中國經濟導報稱:這意味著此前由發改力推的“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獲得了多個部委的并聯推進,項目從“一出生”,就有了唯一的“身份證”,其后所有事項將實現“一碼在手、辦事無憂”。
發改委人士向PPP頭條表示,審批監管平臺包括全國所有投資項目,自然也包括PPP項目。
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網站:
http://www.tzxm.gov.cn/
要點及解讀
1、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是指依托互聯網和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建設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全覆蓋,包括了審批、核準和備案類所有項目類型)
2、在線平臺適用于各類項目建設實施全過程的審批、監管和服務,包括行政許可、政府內部審批、備案、評估評審、技術審查,項目實施情況監測,以及政策法規、規劃咨詢服務等。(項目實施全過程監管,建立追溯機制)
3、各類項目實行統一代碼制度。項目代碼是項目整個建設周期的唯一身份標識,一項一碼。(明確項目的身份信息,類似于身份證,具有唯一性)
4、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和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公共政務信息共享平臺以及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相關信息系統應當依據法律法規并按照權限與在線平臺開展數據共享與交換。(各網融合,更加公開透明,信息共享,充分發揮互聯網+和大數據的優勢)(特此鳴謝:小木魚)
專家快評
規范透明化管理的時代,大數據信息共享的時代。國家發改委出手快,瞄準穩,統一審批/核準/備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經濟支撐手段,18部委聯動,全覆蓋事前事中事后服務。一平臺在手,所有投資拉動心中有數。
——東方園林拓展中心總裁張樂
此前運行多年的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是由發改一個部門建設管理的。由于項目前期審批和后續監管涉及眾多部門職能,需要統籌協調在線辦理,所以這次是與此相關的18部門共同出臺此辦法。橫到邊,縱到底,一項一碼,全程網上辦理。體現了投融資體制改革要求的"多評合一、統一評審"的思路,還反映了全程監管、信息透明的時代精神。 這是落實簡政放權、并聯審批的切實之舉。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研究中心處長徐成彬
(以上解讀點評來源PPP導向標。)
通知正文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統計局
中國地震局
中國氣象局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國家煙草專賣局
國家海洋局
中國民用航空局
國家文物局
國家能源局
第 3 號
為保障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的應用,規范運行、強化管理,我們制定了《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運行管理暫行辦法》,現予以發布,自2017年6月25日起施行。
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
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
水利部部長:陳雷
等(署名略)
2017年5月25日
【附件】
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運行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以下簡稱“在線平臺”)建設、應用和管理,確保在線平臺逐步完善、穩定運行并發揮作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改革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線平臺是指依托互聯網和國家電子政務外網(以下簡稱“政務外網”)建設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以下簡稱“項目”)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各級政府及其部門應當通過在線平臺實現項目網上申報、并聯審批、信息公開、協同監管,不斷優化辦事流程,提高服務水平,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第三條在線平臺適用于各類項目建設實施全過程的審批、監管和服務,包括行政許可、政府內部審批、備案、評估評審、技術審查,項目實施情況監測,以及政策法規、規劃咨詢服務等。涉密項目及信息不得通過在線平臺辦理和傳遞。
第四條各級在線平臺由互聯網門戶網站和政務外網審批監管系統構成。互聯網門戶網站是項目單位和社會公眾網上申報、查詢辦理情況的統一窗口,提供辦事指南、中介服務、政策信息等服務指引;審批監管系統是聯接各級政府部門相關信息系統開展并聯審批、電子監察、項目監管、數據分析的工作平臺。
利用大數據分析加強監測預測、風險預警,按照精細化管理要求,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充分利用平臺痕跡管理功能,增強透明度,對各個環節做到可檢查、可考核。
第二章體系架構
第五條在線平臺由中央平臺和地方平臺組成。中央平臺負責管理由國務院及其相關部門審批、核準和備案的項目(以下簡稱“中央項目”)。地方平臺負責管理地方各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審批、核準和備案的項目(以下簡稱“地方項目”)。
第六條在線平臺工作體系由綜合管理部門、應用管理部門、建設運維部門共同組成。
第七條綜合管理部門是指統籌協調推進在線平臺建設、應用、規范運行的部門。負責研究制定相關管理制度、業務規則和標準規范并督促落實,開展績效管理。
中央平臺綜合管理部門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履行地方平臺綜合管理職責的相關單位由地方政府指定。
第八條應用管理部門是指履行各類項目審批和監管職能,并通過在線平臺辦理和歸集信息的部門。負責制定相關內部工作規則,編制完善、及時公開辦事指南,包括審批依據、審批內容、受理條件、辦理流程、辦理時限、收費標準、監管要求、聯系方式等;
及時共享相關事項辦理信息;為企業提供相關咨詢服務;建設完善本部門與審批監管相關的業務系統,指導協調本系統在線平臺建設和運行工作;督促項目單位通過在線平臺及時報送項目開工建設、建設進度、竣工等基本信息,支撐協同監管。應用管理部門按照法律法規規定,負責辦理本辦法第三條所列事項。
第九條建設運維部門是指在線平臺建設、運行維護和數據管理的部門。負責建設與完善在線平臺功能,滿足業務需要;制定運行維護細則、安全保障方案和安全防護策略,確保在線平臺安全穩定運行。
中央平臺建設運維部門為國家信息中心。地方平臺由地方政府指定相關單位負責。
第三章項目代碼
第十條各類項目實行統一代碼制度。項目代碼是項目整個建設周期的唯一身份標識,一項一碼。項目代碼由在線平臺生成,項目辦理信息、監管(處罰)信息,以及工程實施過程中的重要信息,統一匯集至項目代碼。
第十一條編碼規則由中央平臺綜合管理部門統一制定。項目應按照本辦法第五條規定的隸屬關系,分別由中央平臺和地方平臺賦碼。
第十二條項目已有非在線平臺編碼的,要按照在線平臺統一規則賦予項目代碼,并與原編碼進行對應。項目延期或調整的,項目代碼保持不變;項目發生重大變化,需要重新審批、核準、備案的,應當重新賦碼。
第十三條應用管理部門要推行項目代碼應用,審批文件、項目招標投標、信息公開等涉及使用項目名稱時,應當同時標注項目代碼。應用管理部門辦理項目相關審批事項、下達資金等,要首先核驗項目代碼。
第四章運行流程
第十四條項目單位在線申報,獲取項目代碼;各應用管理部門依責辦理,優化服務。各級在線平臺要強化技術手段,支持有關業務實現全程網上辦理。項目單位在審批事項辦結后,要按要求及時報送項目實施情況。
(一)項目申報。項目單位根據本辦法第五條的規定,通過相應的在線平臺填報項目信息,獲取項目代碼。填報項目信息時,項目單位應當根據在線平臺所公開的辦事指南真實完整準確填報。在線平臺應當根據辦事指南和項目申報信息等,向項目單位告知應辦事項,強化事前服務。項目單位憑項目代碼根據平臺所示的辦事指南提交所需的申報材料。項目變更、中止,項目單位應當通過在線平臺申請。
(二)項目受理。應用管理部門應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受理審批事項申請,接收申報材料應當核驗項目代碼,對未通過項目代碼核驗的,不得受理并告知項目單位。應用管理部門受理后,在線平臺開始計時。
(三)項目辦理。應用管理部門應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辦理審批事項,通過在線平臺及時交換審批事項的收件、受理、辦理、辦結等信息,并告知項目單位。
(四)事項辦結。項目審批事項辦結后,應用管理部門應當及時將辦結意見及相關審批文件的文號、標題等相關信息交換至在線平臺。
(五)項目實施情況監測。項目審批事項辦結后,應用管理部門應定期監測項目實施情況,對于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督促有關單位整改。事前告知項目單位的應辦事項全部辦結后,由在線平臺生成辦結告知書并通知項目單位。
第十五條在線平臺根據應用管理部門相關事項辦理時限要求,進行計時,并根據實際進度進行自動提示。不納入審批事項辦理時限的相關環節,在線平臺根據應用管理部門提供的信息調整計時節點。
第十六條應用管理部門在審批過程中需委托中介服務的,中介服務事項及其委托辦理過程要納入在線平臺運行,接受監督。
第十七條在線平臺支持各級各部門縱橫協同辦理項目審批事項。涉及中央和地方需要交換的項目及審批事項信息,應當及時在中央平臺和省級地方平臺之間交換。
第十八條項目審批信息、監管信息、處罰結果等要及時通過在線平臺向社會公開。項目單位可憑項目代碼查詢項目辦理過程及審批結果。
第十九條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和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公共政務信息共享平臺以及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相關信息系統應當依據法律法規并按照權限與在線平臺開展數據共享與交換。與統計部門的數據共享和交換,應當符合政府統計法律制度。
第五章運行保障
第二十條建設運維部門要建立健全配套的運行維護管理制度,設置專職崗位和人員安排在線平臺升級改造及運維所需經費,并列入本級建設運維單位的部門財政預算,保障在線平臺安全穩定運行。
第二十一條各級在線平臺要滿足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第三級的有關要求。建設運維部門要實時監控在線平臺運行情況,嚴格實行安全防護策略,完善數據備份、恢復和容災機制。
第二十二條各級在線平臺要按照在線平臺統一制定的數據接口規范和數據交換頻率進行對接和數據交換,當數據規范調整時,各級在線平臺要按要求及時進行適應性調整。建設運維部門會同應用管理部門保證數據質量。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各部門、各地方應根據本辦法制訂完善本部門、本地區的具體運行管理辦法及配套管理規則,共同加強管理,保證平穩運行。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自 2017 年 6 月 25 日起施行。
北京沃特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0777號 客服熱線:010-857630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北口水利綜合樓
E-mail:szy@sinowbs.org Copyright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掃一掃
水務論壇公眾微信
關注有驚喜